職趣事
Home>職趣事>醫管局下月底提建議 延醫護退休年齡至65歲
醫管局下月底提建議 延醫護退休年齡至65歲
19 Aug 2021

 

醫護人手不足是老生常談,在移民潮的夾擊下,醫護流失率進一步上升。為挽留人才,醫管局早前開始着手研究將員工退休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據了解,當局將於下月大會中提交有關建議。各職系對延任新政有喜有憂,護理人員及支援職系認為新策或減省行政手續,令延任過渡得更順利。不過有護士擔心,留任的資深人員疏於臨床工作難解前綫壓力,有醫生更憂慮延任或令中層因缺乏上流機會而離開公營系統,強調新策須配合有效率的審核機制,確保用人唯才。

兩年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發表「六十歲中年論」,籲外界反思社會對長者年齡的定義。雖然擁八萬僱員的醫管局,自2015年6月入職的員工退休年齡已設於65歲,不過此前入職的員工則維持在60歲,如過花甲之年仍想繼續任職,須透過退休重聘計畫再入職,不得任行政工作。據悉醫管局有意將員工退休年齡延至65歲,有關建議將於九月底醫管局大會提出,冀挽留合適人才。醫管局回覆指,按照今年三月的推算數字,未來兩個年度,將屆退休年齡的醫生共有141人,護士有741人,專職醫療人員則有263人。

 

 

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源志敏對新政表示歡迎,認為社會人口老化下,延長退休年齡屬大勢所趨,但希望局方讓員工選擇在60歲或65歲退休,「如果當年簽約時說明60歲退休,不可能單方面更改合約。」

有支援職系員工亦歡迎新政。香港非緊急救護服務員工協會會長吳城坤表示,工會一直期望醫管局作為資助公營機構,可跟隨政府讓公務員自選延長退休年齡的做法。他又稱過往員工能否經退休重聘計畫成功「翻閹」,很大機會取決於主管取態,而非人手問題,若新機制可按規例續任員工,對員工而言是長遠的保障。

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副主席馮權國指出,公營醫療中有約3、4萬名支援職系人員,以病房助理為例,很多人將近60歲,幾年後便退休,希望多做幾年。不過,他坦言會員亦非一面倒支持,有人表明不想延遲退休,因前綫工作辛苦,已弄得周身病痛;另有人憂慮,如提前在60歲退休,或將失去終身醫療福利,故他期望局方可釋除疑慮。

醫管局支援職系員工協會主席吳偉玲則認為,醫管局統一延長退休年齡,行政上會更方便,亦有助減低富經驗的人手流失。她解釋,現時年屆60歲的支援職系人員,須經過面試評估才能續約,惟通知期約1個月,加上退休後續約留任,年假會由21日減至10日,變相令休息時間減少,「不少人在『過冷河』期間,不想多做幾年,索性直接退休。」

 

 

延遲退休年齡能否真正紓緩公院人手荒?香港專職醫療人員及護士協會幹事劉凱文指出,不少護士在未屆退休年齡已離開公營系統,部分因家庭原因,亦有人因工作環境久未改善而離開,故單單延長退休年齡未必奏效。

護協去年就香港護士移民意向進行問卷調查,逾半護士正考慮移民海外,源志敏指:「走得最多是中層。」醫護移民潮是不爭事實,惟他認為,醫管局準備推遲退休年齡,未必只針對移民潮的流失率,而是希望從在不同層面挽留人才,如將近60的護士的薪酬提升,相信可吸引他們延任。

據了解,新機制下仍會設一定的審核機制,但在手續上會較現有退休重聘機制簡化,至於會否維持須做臨牀工作的限制則未有定案。劉凱文質疑,新政策未必能紓緩臨床壓力,他舉例指過往曾有資深護士退休後重聘為病房護士,但久未接觸臨床工作,加上未曾接受近年的專科訓練,根本幫不上忙,「最大問題是將多兵少,很多人不願落手做,令臨壓力反增。」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同樣指,不少資深醫生屆退休之齡主力行政工作,延任這批人手對解決臨床壓力作用有限,反而現時退休重聘計畫要求醫生做臨床工作,可調派他們到有需要的專科或聯網幫忙,對着重技術傳承如婦產科、外科等專科亦很有幫助,他認為現有機制有足夠彈性,亦有效篩選合適留任的人選。

醫護亦關注延任或令晉升之途受阻,劉凱文指,護士的主要晉升階梯是升為資深護師,若資深護師延任多5年,或對較年輕員工造成較大窒礙。凌霄志亦提到,過往曾有副顧問醫生需苦等10年才獲升遷,亦試過有管理層擁權多年致聯網被批評出現「山頭主義」,他擔心放寬延任準則或屬「開倒車」。

 



有公立醫院醫生認為,當局應審視不同職系,包括文職、支援職系等工種的人手情況,以決定應否一刀切將所有工種退休年齡劃一。該醫生又指,醫管局高層醫生一般是由臨床工作轉往兼任行政管理職位,但外國做法則將兩者分開,他期望當局長遠可參考這種做法。

事實上,延長退休年齡屬國際趨勢,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佘雲楚表示,現時人類壽命已較過往延長,過去二、三十年的環球趨勢都是不斷延遲退休年齡,但香港的機構跟進速度較緩慢,他認為既然公營醫療系統缺乏個別人才,延遲退休年齡是合理做法,雖未必能即時解決人手問題,但對中長期的流失會有幫助。他又指,本港強積金需待六十五歲才可領取,他認為其他公營機構甚至私營機構,日後亦有可能一併延遲退休年齡。

社會關注中層醫生流失,有醫生提到疫情下培訓機會驟減,倘當局不正視問題,恐進一步加快公營醫療系統的人手流失速度。凌霄志透露,公營醫療系統對醫生的吸引力主要有二,包括病人個案數目較多、有較多本地及海外培訓機會,而醫生亦有服務公眾的熱誠才會留低。不過他指在疫情下,不少海外培訓完全停頓,「有些專科如外科,技術日新月異,並非單看醫學文章便可追上進度。」

凌霄志指,曾向醫管局提出在行政措施上增加支援,如研究如何恢復與海外的醫學訓練,以及檢疫期間的協助,惟建議未獲採納。他籲當局盡快思考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以助公院醫生步入後疫情時代,否則在移民潮及私營醫療的銀彈政策下,或有中層醫生因看不見希望而離開。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

好工推介

餐飲設備維修技工(全職) 嘉達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01 Apr 2025
Property & Administration Officer Tai Sang Bank Limited 大生銀行有限公司 26 Mar 2025
餐飲設備維修技工(全職) 嘉達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24 Mar 2025
Analyst Programmer (Fresh graduates are welcome) ParaDM Company Limited 13 Mar 2025
日式拉麵服務員 Shugetsu 周月 12 Mar 2025
Project Administrator / Coordinator Friesland (Asia Pacific) Limited 05 Apr 2025
合約救生員 (非公務員合約職位空缺)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05 Apr 2025
常額教師 (英文、體育) 國民學校 Kwok Man School 05 Apr 2025
校長 (2025年9月1日到職) 伯特利中學 05 Apr 2025
Accountant & Admin Manager V.I.P LTD 04 Apr 2025
Shop Manager V.I.P LTD 04 Apr 2025
Crew / Shop Supervisor (Full Time / Part Time) V.I.P LTD 04 Apr 2025
髹漆工 - 空缺編號 38491 - 04 Apr 2025
辦公室助理 (編號:24000179)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04 Apr 2025
技術員 / 技工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04 Apr 2025
Technician - Building Maintenance Team (Ref: 250000A7)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04 Apr 2025
Technician - Front Line Maintenance Team (Ref: 25000077)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04 Apr 2025
Senior Technician- Front Line Maintenance Team (Ref.: 250000A5) MTR Corporation Limited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04 Apr 2025
Learning Support Assistant (Secondary) The HKCCCU Logos Academy 04 Apr 2025
Clerical Assistant – Academic (Secondary) The HKCCCU Logos Academy 04 Apr 2025

好工搜尋

職場熱話

  • 1
  • 2